殡葬是人类重要的社会活动。要破解殡葬事业发展难题,实现创新发展,需要明晰其符合自身的价值取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发展的根本目标。殡葬是涉及生态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民生大事。新时代,殡葬事业发展的根本价值取向就是增进民生福祉,具体价值取向有三个方面:一是保障和改善民生,二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三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突破口
开创殡葬事业发展新局面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生老病死皆民生,殡葬是与每个人、每个家庭息息相关的重要民生,中央高度重视,社会广泛关注,人民寄予厚望。1956年4月27日,在一次中央工作会议上,毛泽东等151位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倡议实行火葬》的倡议书上签名,倡议“身后实行火葬,不保留遗体,并且不建坟墓”,自此拉开了我国殡葬事业发展的帷幕。60多年来,我国殡葬事业发展取得了突出成就。截至2017年底,全国共有殡葬服务机构4132个。其中,殡仪馆1760个,火化炉6361台,2017年火葬遗体482万具;民政部门管理的公墓(含骨灰堂)1420家;殡葬管理机构952家。殡葬服务机构职工8.1万人。全国范围惠民殡葬政策已基本覆盖低收入群体。北京、天津、江苏、浙江、广东以及其他省份的一些市、县将实施范围扩大到辖区所有居民。广东省在2015年将向所有城乡居民免费提供的基本殡葬服务项目扩展到7项,实现了基本殡葬服务均等化,殡葬服务保障水平处在全国前列。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且老龄化加速,死亡人口逐年增加,2017年达到986万人,殡葬服务需求巨大,而殡葬公共服务供给明显不足。据统计,全国尚有221个划为火葬区的县级行政区域没有殡仪馆。一些地方没有把基本殡葬公共服务保障作为一项民生工作来抓,存在殡葬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惠民殡葬政策力度小、殡葬公共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要坚持殡葬事业公益惠民属性,大力推进基本殡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强化殡葬服务保障,加强规划投入,着力补齐殡葬服务领域短板。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高质量殡葬服务的需求,是殡葬事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以保障殡葬公共服务需求为突破口,处理好服务、管理、改革之间的关系,重视殡葬人才队伍建设,完善殡葬标准化体系,推进殡葬信息化建设,奋力建设高质量殡葬服务体系,提供人民满意的殡葬服务。
以生态文明为导向
推进殡葬事业科学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我国推行殡葬改革的目的之一就是保护生态环境。毛主席当年倡导火葬,就是因为看到修建大墓豪华墓浪费了土地资源、破坏了生态环境。1997年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也明确殡葬管理方针是“改革土葬,节约殡葬用地”。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2016年民政部等9部门出台了《关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指导意见》。媒体关注修建大墓、豪华墓、“住宅式”墓地等问题,一定程度上是因为破坏了生态环境。
我国殡葬改革的前期主要是推行火葬,提供简单殡仪、遗体火葬、骨灰安放等服务,不主张骨灰再入土安葬,为国家节约了大量木材和土地资源。后来,一些人把火葬和火化混为一谈,甚至在意识里将殡葬改革等同于推行火化。需要提醒的是,火葬是与土葬相对一种殡葬方式,而火化只是火葬的一个环节。20世纪80年代,一些城市也开始探索建设骨灰公墓,90年代中后期骨灰公墓较快发展。需要考虑的是,建设骨灰公墓与“实行火葬”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在研究制定殡葬法规政策时,要围绕殡葬改革的目标和内容,作出科学合理的路径选择,要处理好殡葬改革与保护生态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
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要把殡葬事业发展融入建设美丽中国的大局,作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绿色生态发展理念,推行生态殡葬方式。要正视社会上各种质疑,辩证处理好推行殡葬改革与保护环境保护的关系。在祭扫方面,倡导鲜花祭扫、植树绿化、踏青遥祭等文明低碳祭扫方式。在安葬方面,避免产生“青山白化”现象,坚持不使用水泥石材硬化的原则,大力推广树葬、花葬、海葬、深埋不留坟头等生态安葬方式。要充分尊重各民族生态葬式葬法。汉代“家业千金”的杨王孙“死欲倮葬”,就是简葬薄葬的先驱。其实一些少数民族的传统丧葬习俗是生态殡葬方式,应重点维护好传承好文明生态的殡葬习俗。
以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责任
促进殡葬事业健康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隔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殡葬不同于一般的人类社会活动,体现着民族的文化。殡葬活动,为逝者,更为生者,是人们情感的寄托。殡葬文化使人们心存敬畏并遵循社会秩序,正所谓“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清明节,是中华民族扫墓祭祀、缅怀祖先的重要传统节日,距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为尊重人们优良传统习俗,振兴中国传统节日,2008年清明节被纳入国家法定假日。
近年来,殡葬习俗改革在创新中发展,以树文明新风为主题,提倡文明节俭办丧事。清明节日文化内涵也逐步丰富,各地积极打造现代文明祭扫平台,组织网络祭祀、海葬共祭、烈士公祭等活动,引导群众逐步从注重实地实物祭扫转移到对逝者精神的传承上来,逐步形成了孝老敬亲、厚养薄葬、缅怀先烈等文明殡葬新风,在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社会情感、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革除丧葬陋俗,提倡文明节俭办丧事,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推进殡葬改革的的另一个重要目的。殡葬领域确实存在一些丧葬陋习,如重殓厚葬、修建活人墓、配阴婚等,必须要改革去除。要辩证处理好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与革除丧葬陋俗之间的关系,不能把殡葬领域传统文化一股脑认定为是丧葬陋俗,首先要明确“丧葬陋俗”的概念范围,重点要区分好其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界限。推行殡葬改革,既要主动作为,也须审慎稳妥,不追求短平快,不一刀切,要立足实际,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尤其是殡葬习俗改革,要尊重优秀传统文化,注意方式方法,避免出现因推行殡葬改革引发社会矛盾。
殡葬事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要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保护生态环境、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从系统工程和全局角度,科学合理处理好各种辩证关系,选择符合客观实际的殡葬事业发展道路。要加强和改进殡葬管理服务水平,重视并加强殡葬理论研究,创新殡葬工作体制机制,完善殡葬法规制度,积极推动制定殡葬法。新时代,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开拓进取,全面开创殡葬事业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