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捧“全国民政系统先进工作者”荣誉的王宇辰

        王宇辰,河北省张家口市殡仪馆遗体整容师, 2006年12月从部队退役后毅然选择了从事殡葬事业。刚到市殡仪馆工作的王宇辰主动请缨到了一线整容岗位工作,几年后因工作需要调入殡仪服务岗位担任司仪、组长、中层干部。她多年的默默付出,赢得了业界一致肯定,取得了张家口市首届殡仪服务员职业技能竞赛第一名、第十一届全国民政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殡仪服务员赛项个人“三等奖”的好成绩;被授予张家口市“五一巾帼标兵”“最美退役军人”、河北省“五一巾帼标兵”、河北省民政厅“最美民政人”等多项荣誉称号。

手捧“全国民政系统先进工作者”荣誉的王宇辰作为市殡仪馆的一员,面对这份在世俗眼里多少有些抗拒甚至大家避而远之的工作,王宇辰一干就是15年。秉持“哪里需要往哪搬”的态度,下定“要干就要干出个名堂”的决心,主动请缨,到多个一线岗位磨砺本领。作为馆内唯一的女性遗体整容师,在不断超越自我实现人生价值中,如今的王宇辰已成长为单位的“多面手”,用女性特有的温柔、细致与坚韧,让逝者离开时更有尊严,也成为了这座“人生终点站”上的巾帼担当。

用心用情,还逝者一个“鲜活”面容

        作为一名“80后”,虽然从事遗体整容工作仅2年多时间,但王宇辰却是张家口市殡仪馆实打实的“老职工”。刚接触这行时,前辈无意中的一句话让她深有感触。“给逝者以尊严,给生者以慰藉,这是殡葬人存在着的最大意义。”此后,这句话成为了她一路前行的动力源泉。

        因为每天早上8点就要进行告别仪式,王宇辰总会在清晨5点半就准时出现在市殡仪馆的工作间,先给逝者清洁面部、消毒,之后上粉底、上釉彩、上腮红……帮助他们体面地走完人生中的最后一程。

        治丧家庭的愿望往往是让亲人走得安详,因此对于遗体整容而言,逝者遗体面色的复原成了重中之重。王宇辰从零基础起步,不断向经验丰富的前辈求教,从书本及教学视频中汲取营养,经过两年多的“充电”,她的遗体整容技术已是驾轻就熟,美容一具自然死亡的遗体从最开始工作需要将近一个小时,到现在只需十几分钟。在不断打磨中,有心的她还针对不同逝者面色认真总结,形成了相应的化妆方案。从门外汉到行家里手,王宇辰越发觉得,遗体整容绝不是简单的涂抹,应是要让逝者气色像睡着一样。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为了让逝者五官更显自然,她与逝者的距离总要保持在20厘米之内,她的化妆箱也更加沉重,各种防腐药水、不同类型的画笔、不同颜色的特制油彩等装得满满当当。

        服务意外去世的逝者,同样是王宇辰每天需要面对的。因为车祸、溺水等非自然因素死亡而导致面目变形的遗体,遗体整容师就要参照逝者生前的照片为他们“整容”。面对非正常死亡的遗体,慢慢适应的王宇辰已不再恐惧,更不会嫌弃。她用特殊塑泥将逝者塌陷的头骨和面部撑起,用针线将面部皮肤仔细缝合……虽然工作量大,但她却始终精益求精。数小时后,当逝者看上去和其他正常死亡的遗体无异时,她才能收工休息。对于这份工作的专注,很多男同事们都对王宇辰称赞。但于她而言,还逝者一个“鲜活”的面容,更能带给生者无声的安慰。

深耕一线,努力服务好“人生终点站”

        近来年,张家口市殡仪馆主动求新求变,不断探索提升殡葬服务水平的有效措施,这让王宇辰有了更大的施展空间,也有机会从一名殡葬司仪向殡葬行业“多面手”转变。

        在“互联网+”助推下,市殡仪馆智慧殡葬系统服务管理网络建设已箭在弦上,王宇辰负责跟进对接事宜。深耕一线多年,她看到过很多治丧群众来到这里不知所措的样子,她和同事在用“嘴勤”“腿勤”化解群众心中疑问的同时,也最了解治丧环节的各种“易堵点”。于是,她绞尽脑汁,一遍遍细化流程,大到统计当天遗体进馆数量及惠民减免费用,小到帮助灵车规划路线准确接运,实时调控火化机以减少能耗等。经过一年多的不懈努力,“互联网+殡葬”平台、殡仪馆业务规范和风险管控平台、殡葬大数据平台终于投入运营。这些平台不仅保障了该馆各项业务工作程序衔接“零差错”,群众也渐渐习惯了由原来的“现场办”变为“掌上办”,这让王宇辰总算长长地舒了口气。

        推广绿色生态葬法,同样是市殡仪馆一直以来的工作重点。从2011年开始,市殡仪馆举办公益海葬,王宇辰就参与其中。她身先士卒的工作作风深深感染了身边的每一个人,也成为了其他职工信赖的好同事。活动开展第一年,只有21位逝者骨灰与海长眠,而去年,在她和同事多年努力下,已有256位逝者家属表达了参与海葬的意向,创下历年新高。

踔厉前行,只为全力找回逝者“最初容颜”

        第一次,总是令人印象深刻,王宇辰也不例外。虽然她已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但第一次碰到冰冷的遗体时,也不由自主地心里一颤。然而这样的恐惧很快被一份责任、一份热爱所战胜,使她能够专心致志,让遗体变得更有“尊严”。

        在用技术“说话”的岗位,毫无优势的王宇辰必须全力以赴。脸部伤口需要皮下缝合,遗体整容师要做到线不外露。为了更快上手,王宇辰主动利用工作之外的闲暇时间用贴近人体皮肤的硅胶练习缝合技术。随着针脚的边距、间距更加均匀,力道也更有分寸,她迎来了第一次实操。但当第一针下去时,皮肤天然的硬度让她心里“咯噔”一下。受环境影响,遗体真实的触感跟平时的练习材料不尽相同,在前辈的帮助下,她才勉强完成了工作。第一次的“不完美”,更加激发起了王宇辰直面难题的勇气。此后,学习解剖学、法医学、影视化妆技巧等专业知识,她钻研各种缝合手法,让创缘对合更加平整,一度成了她工作之外的全部。

        努力是克服一切困难的“良药”。枕戈待旦地学习,让王宇辰在技术领域突飞猛进,也让她终于胜任了全新的工作。两年多来,她已为近万名逝者提供了遗体整容服务。而这其中,一位与她同龄的女性逝者,令她至今难忘。

        那是王宇辰刚能够独挡一面后,市殡仪馆接收到一具因车祸离世的女性遗体,面部有多处划伤。当时家属特别要求由女性遗体整容师为逝者作最后的送别。因为同龄,感到深深惋惜的王宇辰认真地做完了每一步,家属再次看到似“睡着”的女儿时,顿时嚎啕大哭,之后突然跪在了王宇辰面前,感谢她所做的一切。王宇辰连忙扶起对方进行安抚,直至其情绪稳定下来。事后,她惊讶于自己的工作能给治丧群众带来这么大的心灵安慰的同时,那句“这是殡葬人存在着的最大意义”仿佛又清晰地回响在她的耳边。

        俗话说,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15年来,王宇辰在这个鲜有女性身影的行业不断证明自身价值,也对于肩上的责任有了更深的理解。虽然工作服务于逝者,但应给予生者更多慰藉。而今,她每一次都会尽力用双手让逝者黯淡的脸庞重焕体面,就是希望生者学会放下,重新燃起对于生活的希望与热情。

工作中的王宇辰